宁波南部滨海经济开发区
宁波南部滨海经济开发区(简称“开发区”)位于浙江三门湾北岸,三门湾自古素有“金银滩”之美誉,历史上就是对日本、朝鲜贸易的航帮重地之一,如今更是宁波辐射台州的“桥头堡”,环杭州湾产业带和温台沿海产业带相联接的重要节点,宁波后三十年发展的重要战略储备地。
开发区发展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2010年3月,宁海县委县政府决定成立宁海三门湾开发区开发建设前期办公室,并将宁海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迁至此区域,组建新的管委会班子,拉开了宁海三门湾区域的开发建设序幕;2014年7月,宁波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宁海三门湾区域成立宁波南部滨海开发区,并设立宁波南部滨海开发区管委会,作为市政府派出机构,由宁海县委主要领导分别兼任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和管委会主任,并由宁海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代为开发建设;2017年12月,省委省政府批准成立宁波南部滨海经济开发区这一省级开发区,至2020年8月,宁海县委县政府正式设立宁波南部滨海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并将宁海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迁回原所属区域。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开发区引进了一批重点项目、建成了一批重点工程、谋划了一批重点平台,大开发、大建设的框架已全面拉开。
二、开发区域
开发区开发建设范围主要包括宁海县东部六个乡镇,总面积约720平方公里,重点打造宁东新城、下洋涂新兴产业示范区、胡陈港休闲度假区、长街产城综合发展区、三门湾西岸特色农渔业区五大功能区块。其中宁东新城规划面积约41平方公里,是开发区开发建设的先行启动区块和先进制造业主要集聚区;下洋涂新兴产业示范区围垦面积约36平方公里,依托良好的发展空间、便捷的交通条件和通用航空机场等优势,重点发展低空经济、海洋电子信息、现代物流等滨海产业;胡陈港休闲度假区规划面积约36平方公里,重点发展滨水休闲、生态农业、山地度假和文化体验等旅游休闲产业;长街产城综合发展区规划面积约18平方公里,依托当地装备制造产业基础,重点发展数控装备、商贸物流等产业;三门湾西岸特色农渔业区面积约25平方公里,主要以生态农渔业、湿地观光旅游为主,是三门湾海洋经济产业聚集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机构设置
宁波南部滨海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要职责为负责区内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企业服务、资产管理等各项中心工作,目前内设综合办公室、产业招商科、规划建设科、经济发展科、国资管理科等5个职能科室,下属土地征收管理中心1个事业单位。
四、发展概况
近年来,开发区紧扣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一核心目标,着力保障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持续优化产业平台布局,完善配套设施建设,积极推动产业集聚,整体发展态势稳中向好、持续向优。
(一)产业集聚日益凸显。开发区坚持将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强化精准招商,以招引大项目、建好大平台促进产业集聚。近年来,引进了总投资152亿元的年产15GW电池片与15GW光伏组件、32亿元的2*1200吨/日光伏高透基材、20亿元的吉利热冲压轻量化车身、16亿元的年产9亿件新能源动力锂电池顶盖、10亿元的年产15万吨超高强钢新材料项目、2亿元的年产10万人份抗蛇毒血清等优质产业化项目,涉及新能源、新材料、汽车关键零部件、生物医药等多个战略性新兴产业。
(二)规模体量持续跃升。2024年,开发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再次实现翻番增长,全年完成198.8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6.58亿元,其中完成建安13.83亿元,工业投资25.9亿元。新增月度上规企业1家,年度上规企业13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2家、三星级以上绿色工厂15家,获评国家级5G工厂1家、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1家、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家。科技创新成果显著提升,国家级人才引进1人,R&D经费支出增速达3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达到93%,2024年度全省开发区创新驱动排名第二。
(三)基础设施日益完善。近年来,开发区共承建各类重点工程百余项,基础设施及城市功能配套不断完善。一是道路框架已全面拉开。沿海高速复线已全线通车,在开发区内设有两个高速口,可实现对外快速接驳。同时开发区内四纵四横主干路网基本形成,内部交通便捷。二是城市功能配套设施逐步健全。金港创业基地、宁东商务中心、商住小区、特色商业街、邻里中心、三门湾滨海公园等一批城市功能配套设施投入使用,产城融合效果显著。
(四)政府服务加快提升。开发区全面贯彻落实全省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企业”的服务理念,切实践行“负责到底”的全周期企业服务体系,通过组建工作服务专班,推动东方日升、旗滨光伏高透基材、震裕科技新能源动力电池顶盖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拿地即开工、一年即建成、建成即投产、当年即上规。创新开展“三零三不”企业服务模式,以服务企业“零距离”,暖心服务“不断线”,办事效率“零延误”,助推项目“不延时”,生产经营“零干扰”,受理诉求“不打烊”的服务理念,打造“滨”至如归的企业服务品牌。
五、重点产业链
(一)“光伏+储能”产业链。紧扣“双碳”目标,开发区坚决落实县委县政府建设千亿级光伏储能产业基地决策部署,坚持首位产业、首要支持、首先发展光储产业,聚焦头部企业精准招引,抢先落地了东方日升年产15GW电池片与15GW光伏组件、旗滨年产70万吨光伏高透基材、震裕科技年产9亿件锂电池动力顶盖三大产业链支撑性项目,签约落地宁海(100MW/200MWh)*3共享储能项目,为建设千亿级光伏储能产业链打下坚实基础。后续将充分发挥原材料优势、产业链优势和物流优势,全力打造集产业上下游、设备、配件和辅产料及应用、研发于一体的环三门湾清洁能源装备制造基地核心区。
(二)“模具+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链。依托宁波市和宁海县当地的模具、汽车部件产业配套,开发区已集聚领为、吉宁、天普、建新、祥路、建林模具、如强模塑、三和兴模具等一批骨干企业。宁波模具产业园共占地632亩,一期404亩、二期106亩、三期122亩已全部建成运营,集聚了一批关键配套和上下游延链模具中小企业,进一步推动汽车零部件制造产业向高端化、集群化方向发展。
(三)“大健康+”产业链。2013年,宁波市政府和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签约共同设立宁波生物产业创新中心,其中产业化基地位于开发区,规划面积约2平方公里(3000亩),重点引进生物技术药物、研发试剂、医疗器械等企业,打造成为集高端人才、高新产业、高品质生活等要素于一体的特色产业园区。目前,已落户投产细胞级肿瘤、蛇毒血清等一批特色产业化项目项目,集聚了健博生物、景宏医疗、园企互联等一批生物医药类企业。
(四)“新材料+”产业链。依托开发区优越的区位条件和完善的基础设施,目前集聚了奇亿金属、润禾材料等一批行业极具影响力的新材料企业,签约落地了祥路年产15万吨超高强钢新材料生产基地等一批新材料产业,新材料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零部件、医疗器械、家电等多个领域,为区内众多产业链提供坚实的原材料支撑。
(五)“低空经济+”产业链。开发区范围内的宁海通用机场是宁波市首个获批建设的通用机场,也是浙江省七个一类通用机场之一,已经与省机场集团签订合作运营协议,即将于年内竣工。依托宁海通用机场的建设,开发区将打造滨海航空小镇和低空经济孵化园,围绕“低空经济+”进行产业布局,涵盖旅游观光、通航运营、综合服务和智能制造四大板块,着力打造国内领先的通用航空产业集聚区和特色发展高地。
宁波南部滨海经济开发区招商联系人:产业招商科科长 李俊庆 13486634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