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山港开发区:加大“三余”利用,“碳”寻节能减排新路径

 

 

 

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

余压、余热、余气如何利用?

能否用好余压余热余气

赋能企业用能、项目用能?

余热发电是利用生产过程中多余的热能转换为电能的技术,具备节能、环保等优点。当前,独山港开发区依托化工园区“三余”资源优势,大力推动“三余”资源综合利用,努力提升企业“三余”利用水平,不断提高“三余”发电总量,持续推动辖区用电结构低碳化发展。

 

 

 

大力推动“三余”资源综合利用

 

按照“一核多元”的发展方向

推动独山港余热利用水平稳步提升

 

 

 

“一核”

 

 

“一核”指的是浙江独山能源有限公司,该公司绿色智能化PTA产线设置余压余热利用系统,利用氧化生成PTA的强放热反应产生饱和蒸汽,再利用高性能空压发电机组进行余热发电。目前,独山能源可实现全年余热发电9.9亿千瓦时,在满足企业自身用电的基础上实现上网近1亿千瓦时。

 

 

“多元”

 

 

“多元”指的是平湖石化、卫星能源、旗滨玻璃等一批余热能源丰富的企业,通过开展余热利用技改,旗滨玻璃、平湖石化实现年余热发电合计5000万度以上、年可节约1.5万吨标煤、降低用电成本超3000万元。“三余”发电将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原本浪费的能量再次利用起来,实现了能源的再利用,起到了节能减碳,绿色发展的效果。

 

推动能源结构多元化、清洁化

才能更好地保证重大项目的用能空间

 

 

积极推动“新能源+传统能源”

区域融合发展

 

在推进利用“三余”发电的同时,积极推动“新能源+传统能源”区域融合发展,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风电、光伏、生物质资源。

一方面拓展能源获得渠道,优化用能结构;另一方面,聚焦企业节能服务,将节能系列工作与节能服务有机结合,主动开展政策宣传、专家上门等“立体式”服务,推动工业企业开展绿色化改造。

 

 
 

来源 | 平湖发展动态

编辑 | 沈含

✎审核 | 楼昕

 

首页    最新动态    新闻资讯    独山港开发区:加大“三余”利用,“碳”寻节能减排新路径
2024-05-10 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