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经开区:向“新”发力 未来可期 !

 

 

钱塘(新)区,有什么?

 

首推国家级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30多年来,将经开区冠以杭州、将新区冠以钱塘,历届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对这片土地有多偏爱,可见一斑。

 

事实也是如此。曾有一位省领导一踏上钱塘这片土地,就感慨这里一马平川、充满希望。

 

放眼531平方公里的钱塘大地,只有蜀山这一座“小山包”,大片开阔的平原,是杭州为数不多发展产业的“黄金宝地”。

 

这是杭州人经年累月形成的共识,更是杭州经开人而今称作钱塘人,肩上扛着的光荣使命。

 

 

1

1993年,改革春风吹遍中华大地。

1993年,国家级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

也是在这一年,国家级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获批,是国内集产业园区、出口加工区、高教园区于一体的国家级开发区,拥有全省最大的高教园区。

 

“雨天一脚泥、晴天一身土,走路疑无路、开车开迷路”,是彼时杭州经开区“最初的模样”。一批又一批杭经开人数十年如一日,踔厉奋发、披星戴月,在一片平地上书写了一个又一个“杭州传奇”。

 

松下、东芝、和利时、娃哈哈、玫琳凯等名企纷纷入驻,浙财、浙传、浙商大等14所高校纷至沓来。一时间,杭州一度掀起了“杭经开热”。

 

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就十分关注这片土地,前后5次专题调研,特别是2003年4月习近平同志调研杭州经开区工业经济时,明确提出要以开发区和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快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深入推进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

2005年的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2007年,杭州经开区正式接管位于萧山江东围垦区域的前进工业园区江东市本级区块,规划面积40平方公里,由杭州经开区按照“飞地”开发模式负责开发建设,着力打造环杭州湾产业带核心区。

 

直到2014年大江东产业集聚区实体化运作,近八年时间里,按照“主攻江东、决战江北”的既定战略,杭州经开区在前进工业园区江东市本级区块,打下了实体经济未来发展的坚实基础盘。

钱塘新区地理位置

2019年,钱塘新区成立,杭州经开区示范辐射面积按实际管辖由下沙覆盖至钱塘新区,正式开启杭州经开区全新发展征程。

 

 

2

杭州经开区给钱塘(新)区乃至杭州带来了什么?

2021年,钱塘区下辖社区街道

2021-2023年度,综合考评连续三年位列全国第九、全省第一

 

单一来看,或许大家没太多概念,放在全国全省全市层面更有清晰的对照。

 

目前国家级经开区总数为230家,其中浙江省22家、杭州市4家。

 

从全国来看,2017年以来,排名前四的均为苏州工业园区、广州、北京和天津经开区,与杭州经开区前后比肩的主要是烟台、江宁、松江、南京和广州南沙经开区等高能级“强者之林”。

 

从全省来看,杭州深入实施开发区(园区)整合提升,16个开发区(园区)贡献了全市46%的财政收入、50%的生产总值、60%的税收收入和规上工业总产值。

 

从全市来看,2023年,杭州经开区实现制造业投资269.5亿元,制造业投资总量居全省第一;规上工业产值突破3600亿元,规模稳居杭州首位。

 

杭州经开区不负“杭州”之名,确已成为国家级经开区的第一方阵,更是全省全市的一张“金名片”。

作为浙江制造大区,钱塘全面融入全省“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半导体、生命健康、智能汽车及智能装备等五大主导产业发展,使其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

在生物医药领域,2023年,杭州启动建设“中国医药港”,作为核心区的钱塘,去年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9个,40个创新药进入临床试验,日益成为杭州城市产业的新标志。

 

巩固优势产业主干道,深耕有前景的细分赛道,布局优化合成生物、元宇宙、智能网联汽车等未来产业,一大批发展前景好、技术含量高的好项目接踵而至:中策橡胶年产650万套全钢胎数字工厂、史陶比尔研发及智能制造基地……

当前,杭州经开区已经汇聚了外商投资企业超1600家、世界500强投资项目78个,进出口总额保持在1000亿元以上,形成市级以上制度创新案例成果35项。去年参与编制数字贸易国际、国家、行业标准16项,全市领先,跨境电商进、出口额均实现20%以上增长。

 

 

3

每一次历史性的抵达,往往也意味着开创性的进发。

 

在“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强者之林”,对标头部经开区,杭州经开区未来该怎么走?

 

发展新质生产力无疑是一个“弯道超车”的核心赛道。

 

区委一届十次全会提出,实施新质生产力培育提质行动,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核心区。

一是提升主导产业竞争力。聚焦“车药芯化航”提档升级,提升“万亩千亿”平台显示度,全力打造“中国医药港”产业地标。强化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确保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00个,50亿元、百亿项目实现新突破。深挖工业经济运行“十一本账”,推动基石、华瑞航空、宝鼎乾芯等重大项目建设投产。

二是争创未来产业先导区。高水平运营杭州合成生物学创新产业园,推动全区集聚相关企业50家以上。深入推进长三角“制造业元宇宙中心”建设,力争全年产值突破150亿元。以临空经济示范区义蓬片区为核心,聚力打造低空智谷。

三是着力推进数实融合。积极引育一批工业互联、产业数字化等专业服务机构,未来工厂认定数保持全市第一。加快传统产业生态化改造,推动集中式、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完成存量低效工业用地整治,实施创新产业园“三年强园”计划。深入推进服务业“百千万”工程,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

高水平开放合作方面,杭州经开区也提出,力争实际利用外资11亿美元,其中制造业外资不低于30%;抢抓全市放开二手车出口试点契机,谋划打造世界汽车集散基地,拉动汽车出口70亿元以上;做强数字贸易特色集聚区,支持eWTP拓展海外布点,推进进口药械OTC试点落户,推动杭州国际数贸港建设,等等。

 

 

 

任重而道远者,不择地而息。经历三十余年发展的杭州经开区,以杭州之名,有底气也有使命推动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创新不松懈,谋划实现更高水平开放、更高层次创新。伴随新质生产力加速起势,一个未来可期的杭州经开区正在阔步走来。

 

 
 
 

✎来源 | 钱潮工作室、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编辑 | 沈含

✎审核 | 楼昕

 

 

首页    最新动态    新闻资讯    杭州经开区:向“新”发力 未来可期 !
2024-05-31 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