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滨海新区:“俊鸟”高飞“绍芯谷”

浙江钠创新能源有限公司年产4万吨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项目(一期)去年投产后,现正在加紧建设二期项目;浙江蓝珧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今年4月投产,着力打造国内“第一方阵”固态电池关键材料研发及产业化基地;北京梦之墨科技有限公司今年上半年落地,计划创建华东电子增材研发制造总部及产业化基地……沿着绍兴滨海新区马海路进入“绍芯谷”,目之所及皆是蓬勃发展的新气象。
“绍芯谷”位于杭州湾南翼、绍兴北部城市核心,东至越兴路、南至杭甬高速、西至新闸江、北至曹娥江,总规划面积约11平方公里。这里曾是“印染谷”,34家印染企业聚集于此。
在“两只鸟论”指引下,“绍芯谷”正努力写好“腾笼换鸟”后半篇文章,壮大“泛半导体+”全产业链,打造“腾笼换鸟”的全国样板。



腾笼换鸟,走出新天地

“如要租赁厂房,目前有4处是现成的,一会可以去实地看一下。”9月18日,中秋假期后第一天,“绍芯谷”城市客厅内,绍兴滨海新区袍江更新专班副组长郑佳正带领从北京来的企业代表,通过“数智芯谷”平台,以VR形式查看园区情况。
“这些厂房都是由印染企业厂房改建而来。”郑佳的话音刚落,企业代表们纷纷露出惊讶的表情,很难将如今着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绍芯谷”和曾经的印染集聚地联系起来。
变化来源于“成长的烦恼”。
印染产业是绍兴的传统支柱产业,在为绍兴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多年来也饱受高耗能、高成本、高污染困扰。
如何破局?绍兴紧盯“率先走出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的智造强市之路”战略目标,以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省级试点建设为契机,加快实施印染、化工企业跨域集聚提升,开创产业“跨域整合”先河,全力打造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绍兴模式”。
这其中,最具辨识度的便是袍江区域印染、化工企业跨区域集聚提升工程,计划腾退企业87家。截至目前,印染厂已全部腾退,化工厂正在陆续腾退中,累计腾退工业用地近5000亩,腾空工业厂房近300万平方米。
“笼子”已腾空,接下来,如何做好片区后半篇“换鸟”文章,是事关转型升级和产城融合的重要课题。
在此背景下,肩负着重要使命的“绍芯谷”于2022年应运而生——以“泛半导体+”全产业链闭环为核心,通过产业格局重塑、城市框架重构、发展模式重建、空间布局重整,滚动开发3大功能片区,建设3个创新极核、3条景观廊道、20个产业社区和4个未来社区,打造“腾笼换鸟”的全国样板、“城市更新”的示范标杆、“共建共享”的合作典范。
作为全国面积最大的“退二优二”重要实践地,2022年以来,“绍芯谷”先后入选工业社区治理、城市更新、共富基本单元综合品质样板区三项省级试点,并列入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重点片区。

共建共享,激发新动能

夏末秋初,“绍芯谷”首个实施拆除重建的企业自主更新项目——浙江飞越炬芯“泛半导体+”产业基地现场,塔吊林立,工程车辆进出频繁。去年,浙江飞越炬芯科技有限公司推倒了占地60多亩、有30多年历史的老旧印染厂房,打造新的产业基地。目前1、2、3号厂房已结顶,预计明年6月完工。建成后,容积率能从0.5提升到2.2。
“厂房拆除重建,是为了适应新的泛半导体行业高新技术生产厂房使用要求,同时我们也可以拿到一定的项目投资奖励,让我们更有信心为推动‘绍芯谷’有机更新作出贡献。”浙江飞越炬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秦浩波说。

“绍芯谷”新貌
有机更新,是“绍芯谷”的关键词,让片区内企业积极参与“绍芯谷”的开发建设,共享发展成果,给产业更新打开了一扇新窗户。
“绍芯谷”有机更新不同于大拆大建,也不搞推倒重来,而是因企制宜、适配产业的有机改造,立足于落地项目以及新兴产业需求,通过微更新、更新改造、拆除重建等方式,打造高附加值、满足未来发展需求的厂房空间。目前,“绍芯谷”内的55家印染化工企业,已有43家明确转型更新路径,其中政府主导更新15家,企业自主更新28家,自主更新企业中已有12家启动更新进程。
为何企业有这么大的积极性?在袍江更新专班组长应江洋看来,一方面因为片区内的企业家秉持着坚韧不拔、勇于创新的“三江精神”,另一方面,从土地利用、盘活资金到配套设施等,“绍芯谷”全方位推出了诸多创新举措,让企业家们信心倍增。
在片区更新上,“绍芯谷”大胆探索开发新模式,推出引导自主更新、政企合作开发、转移关停退出、因需征收“四类十法”。同时,制定专项政策,积极鼓励本地企业参与更新。
在配套设施上,“绍芯谷”谋划启动“一路一廊一核心多节点”百亿配套工程,涵盖了主要的交通路网、水系、景观带的建设营造。“一路”即马海路改造及东延工程,“一廊”即曹娥江沿岸更新改造工程,“一核心”即芯火双创基地,“多节点”即产业社区样板打造、支小路网改造提升等。
在资金盘活上,“绍芯谷”已完成全省首个100亿元创新型城市更新基金总池组建,以有限的政府资金撬动无限的市场资本。近期“绍芯谷”1号更新基金也顺利落地。该基金规模6.25亿元,主要投向“绍芯谷”范围内的城市更新项目,统一破解片区更新“钱从哪里来”“钱到哪里去”“收益如何保障”等系列问题。

增值服务,引来新凤凰

近日,位于“绍芯谷”的七色彩虹科技产业园一处1.5万平方米的厂房内,浙江蓝珧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在对产线进行工艺优化。该公司总经理祝军伟说,企业落户“绍芯谷”,主要冲着绍兴滨海新区一流的营商环境而来,“之前企业要申报工信部一个项目,因手续不到位,无法进行申报。绍兴滨海新区工作人员在一天内就帮忙办好了手续,让企业得以顺利申报”。
“绍芯谷”启动建设以来,绍兴滨海新区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统筹对接招商资源,加快“腾空”厂房招商和余缺对接,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大力开展链式招商,全面提速项目建设,不断推动主导产业建链补链强链,吸引优质项目落户。截至目前,“绍芯谷”已累计招引新能源、新材料、新装备等行业的优质产业项目20个,计划总投资超300亿元,其中已投产项目3个。
引来了“凤凰”,如何让其在此栖居?“绍芯谷”瞄准企业痛点、堵点,为企业提供“增值式”服务。
“芯谷服务驿站”微信服务群+“政企面对面”接待日+“芯谷对话”系列活动,是“绍芯谷”精心打造的线上线下协同服务矩阵,目前已对接企业百余次;开通人才招引“免评审”“双聘制”“公司法人举荐制”等“绿色通道”,帮助企业引进高端人才;提供多元化住房保障、二级以上医疗保健待遇,让人才安心落户……
贴心的“店小二”服务,成为企业愿意在“绍芯谷”开拓未来的新动能,更创造了企业和政府双向奔赴的良好局面。去年4月,绍兴滨海新区招商部门带着铱太科技项目方来“绍芯谷”考察,实地踏勘了天洲印染厂区,天洲印染负责人了解到企业有意向落户“绍芯谷”,随即亲自赴湖南考察,与铱太科技项目方对接洽谈。“我们提出自己改造厂房和宿舍,给他们提供餐饮等一系列后勤保障,展现我们的诚意。”天洲印染负责人说,在考察后1个月内,项目成功签约,铱太科技成功落户。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这为“绍芯谷”纵深推进有机更新指明了方向。绍兴滨海新区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坚定“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理念,聚焦项目全生命周期、工业园区社区化治理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一“腾”一“换”,为“绍芯谷”打开了新视野、提升了新境界。一个产业发展的新高地、城市更新的新样本,正迎面向我们走来。

✎来源 | 绍兴日报
✎编辑 | 沈含
✎审核 | 韩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