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台非接触式红外测温“神器”来自嘉兴经开区!
红外热成像模组作为高精度、非接触式的测温技术正逐渐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机场、车站,涌动的人流无需停留,走过通道能红外秒测体温。在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就有这么一家“隐形科技大佬”把一枚小小芯片玩成“火眼金睛”,率先研发生产了全球首台非接触式红外测温“神器”,开创了大规模人群快速测温的先河。

“这套仪器中装配的芯片和摄像头能够通过红外信号感知人体的热量,从而达到不接触人体,快速生成热图像和温度值。”詹健龙是浙江焜腾红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首席技术官,据他介绍,这一非接触式人体体温红外热成像检测系统初创于2003年,并率先应用于加拿大机场。

由焜腾红外率先研发的这一测温系统,目前仍畅销全球市场,广泛应用于机场、车站、码头、港口、海关边防等人体体温检测场所,累计销售超5亿美元。
2017年,詹健龙带着团队回归家乡,落户嘉兴经开区高创园,成立了浙江焜腾红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专注于红外探测芯片材料、器件、测试、封装等关键技术的研发,以及Ⅱ类超晶格红外探测器的国产化研发生产与产业化应用,是国家级重点“小巨人”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芯片是整套设备的核心。20年前,我们只能购买国外厂商的芯片二次开发成终端设备。”詹健龙坦言,历经20年技术攻坚,焜腾红外已彻底打破这一桎梏。其自主研发的制冷型红外芯片,在灵敏度、温控范围等关键指标上与国际顶级产品完全对标,且成本降低40%,真正实现了从“卡脖子”到“握命门”的蜕变。
尽管因“非接触测温”设备闻名,焜腾红外当前的技术布局已远超公共卫生的范畴。
常理来说,人们肉眼看不见无色致命毒气,等闻到异味时,早已危机四伏。化工厂管道泄漏?甲烷乙烷集体隐身?焜腾红外的芯片就能让有毒气体“现形”!这枚超智能芯片,能监测大气中400多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气体,非接触式远距检测和可视化预警化工气体泄漏、输油管道隐患、大气污染物分布等肉眼不可见的风险。
“红外芯片的本质是将‘不可见’变为‘可见’。就像黑暗中装上夜视仪,我们的产品可在2千米内秒查泄漏点。”詹健龙强调,焜腾红外的目标就是让技术守护“人间烟火”——无论是卫生、环保,还是工厂安全生产。

化工厂管理、加油站泄漏、危化品仓储物流、汽车尾气……这些曾让环保部门、化工企业头疼的难题,现在都可以用红外热成像可以实现24小时监控并可实现异常警报。
焜腾红外研发生产的VCSEL芯片,还可用于5G通信、3D传感、AI算力光通、数通等领域。

“公司同步布局激光雷达、气体传感等新兴领域,抢占低空经济与智能驾驶赛道。”詹健龙介绍,公司正与多家能源巨头合作开发智能化气体监测网络,未来可通过无人机搭载红外吊舱,实现高危区域24小时无人巡检。借助于大疆行业无人机平台的巡检神器也已正式上线。
目前,焜腾红外已建成一条国内领先的从芯片设计研发、制造、制备、封装、测试各环节的全产业链一体化的IDM产线,可实现从红外芯片+VCSEL芯片材料生长与芯片制备、探测器组件封装的自主批量生产。

总投资5亿人民币占地4万平方米的“超级工厂”焜腾光电芯片产业园项目,即将于年底投产,届时该产业园将会成为国内最具竞争力的覆盖Ⅲ-V族化合物半导体制冷型芯片与探测器组件及VCSEL芯片的重要基地,预计达产后年产红外探测器1万支,最终实现国产化探测器的全规格批产。

✎来源 | 读嘉 创投集团
✎编辑 | 詹志平
✎审核 | 韩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