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南开发区塑编产业,如何突围?

 

作为全国重要的塑编产业基地之一,苍南聚集了600余家塑料制品企业,2024年规上工业总产值达79.21亿元,占苍南县规上产值的23.7%。然而,市场疲软、环保加压、竞争加剧等挑战接踵而至,传统塑编产业遭遇“成长的烦恼”。作为苍南县塑编行业中企业数量最多的苍南经济开发区,如何在困境中突围?

 

技术攻坚,破局“低附加值”

走进位于苍南开发区的温州德泰塑业有限公司,4月的生产线满负荷运转,工人们忙碌而有序地操作着设备,主打产品“阀口袋”正源源不断地产出。在国内细分市场,其占有率已超20%,展现出强劲的市场竞争力。

这家扎根苍南17年的企业,面对传统塑编“低附加值”的难题,分三阶段累计投入近9000万元,实现了从半自动化到智能化生产线的迭代升级。

“过去一块钱的产品卖两块钱,现在一块钱的基础材料能做出十块钱的附加值。”董事长周光益坦言,这背后的秘诀在于企业连续5年保持产值5%以上的研发投入。如今,德泰塑业的产品已进入陶氏化学、中国石化等国际供应链,远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眼下,该企业正谋划建设4.0无人化车间,瞄准智能化物流系统进一步降本增效。

 

数字转型,构建“塑编联盟”

在数字化转型赛道上,亚迦布科技有限公司展现了另一种可能。这家由传统塑编厂转型而来的企业,自主研发了全流程数字化管理系统,实现了从原料入库到销售的全链条数据“上云”。

董事长梅修透露,企业不仅将AI技术引入订单排产和行业趋势分析,更提出“塑编联盟”构想——通过共享数字化技术、订单资源和生产场地,吸引上下游企业形成集群作战。

“我们的竞争对手不在本地,而是全国甚至全球市场,唯有抱团提升技术和成本优势,才能突破同质化竞争。”梅修的话道出了产业转型的深层逻辑。

 

模式重构,打造“一站式工厂”

针对客户分散采购的痛点,诺亚迪集团则聚焦服务创新,推出“一站式包装工厂”模式,整合设计、印刷、物流等环节,提供从订单到交付的全流程定制服务。

 

“客户再也不用为找不同供应商头疼,我们一次性解决所有问题。”销售部负责人李蕙表示,年轻化团队带来的理念创新,正让传统包装服务向“整体解决方案”升级。

 

诺亚迪集团副总经理王熙是苍南县政协委员,他长期关注塑编产业发展,在他看来,传统产业转型的核心在于“全维度创新”,“不仅是设备更新,更要将数字化、智能化、AI技术与传统制造深度融合,用新理念激活老产业。”

 

产业突围:从个体突围到集群升级

从德泰塑业的技术攻坚到亚迦布的数字共享,再到诺亚迪的模式重构,苍南塑编企业的转型实践勾勒出传统产业升级的清晰轨迹:在技术创新中提升附加值,在数字转型中重塑竞争力,在协同发展中拓展新空间。

 

当“制造”遇上“智造”,当个体突围化作集群升级,这场始于市场压力的变革,正为全国传统产业转型提供着“苍南样本”——唯有持续突破技术瓶颈、拥抱数字变革、重构价值链条,才能在全球产业链中站稳脚跟,让“老产业”焕发“新活力”。

 

 

 

 

展望未来

在苍南这片塑编产业的热土上,企业们正在奋力破局突围。从技术创新到数字转型,从模式重构到服务创新,每一步都凝聚着企业的智慧与汗水。当“制造”向“智造”迈进,当个体突围化作集群升级,苍南塑编产业的未来,值得期待!

 

✎来源 | 苍南发布

编辑 | 詹志平

✎审核 | 韩婕

 

 

 

首页    专题栏目    山区海岛县平台快讯    苍南开发区塑编产业,如何突围?
2025-04-30 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