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开发区:“垂直空间”育出工业“高产田”

 

 

 

 

在桐乡经济开发区企业,一些产业新看点让人眼前一亮:视觉物联创新中心投入使用不到3年,入驻企业15家,去年实现产值7.39亿元。而这些企业追求的目标精确到“平方米产值”——安闻汽车技术(浙江)有限公司去年以1300平方米的占地面积,创造了超3亿元的产值。

 

如果说精益求精是桐乡开发区向新而行的新追求,那深耕产业便是向上攀升的新的驱动力。桐乡开发区承载了桐乡新能源汽车过半数的规上企业,前不久,总投资5亿元的比博斯特桐乡生产基地开工,这成为在桐乡开发区落户的第三个新能源汽车智能底盘项目,通过深耕以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桐乡开发区形成了从上游原料部件到中游系统集成到下游整车制造的完备产业链。

“主平台要有大作为。”在桐乡开发区有关负责人看来,精益求精和深耕产业,都是对标“外争资源、内增活力”的具体行动密码,作为桐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平台,桐乡开发区有责任也有必要通过对外精准招商开启新的增长极,同时向内重塑产业链挖掘新动能。

 

 

每平方米年产值23万元 种下工业上楼“高产田”

 

在桐乡开发区南侧的视觉物联创新中心,园区一幢幢大楼里藏着不少的科技型潜力股企业。今年前2个月,视觉物联创新中心入驻企业产值同比增长超170%。

 

走进安闻汽车技术(浙江)有限公司,这家企业生产的汽车座椅安全带提醒器、座椅加热系统、座椅通风系统等产品,将供应到比亚迪、理想、蔚来等新能源车上。“今年,我们计划扩大生产规模,引入座椅通风系统、汽车座椅安全带提醒器等新产线。”公司厂长侯建广说,凭借技术创新的优势,公司去年每平方米产值实现23万元,今年有望继续增长。

灵活的黄色自动化机械臂高高升起,自动添加物料、对焦、抓取、找正;繁忙而有序的传送带上,各类智能水表依次下线……离开安闻汽车公司,附近的浙江斯塔克数智科技有限公司同样让人眼前一亮,2000多平方米的车间里,随处可见各类生产、巡检机器人,“去年投产后,我们这只智能水表很快覆盖杭州70%以上的医院、学校、商业类住宅公寓。”斯塔克智能制造总监陈世福说,今年力争实现储备产值6亿元。

 

高产的背后,靠的还是科技和人才驱动。浙江美仪智能传感技术有限公司的智能仪器仪表热销到全球139个国家和地区,这直接带动公司海外销售额连续多年保持50%的速度增长。但是,公司每年要投入营收的10%用于企业研发,今年已经研发出20款新产品。其中几款智能水质控制器,由于能够测算水的浊度、pH值等数值,受到国内污水处理厂的青睐,至少在全国五分之二的污水处理厂得到应用。

“让传统仪表变聪明,靠的是我们自主研发的这个物联模块,也叫‘上云神器’。”公司总经理范光兴拿出仪表里的白色瓶装物体,他说,这个模块能够根据用户提供的通讯协议,配置进入仪表云平台,然后扫一扫APP就能随时随地进行远程监控,而且实现360°任意角度调节,适应-25℃至70℃的严苛外部环境。

 

专供商用清洁机器人的嘉兴新生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商用智能清洁机器人为一体的高科技企业,新生纪由高端人才领衔创办,近一半员工属于硕博学历,企业还入选2024中国未来独角兽TOP100榜单;嘉兴纳弘科技有限公司凭借“黄金纱”——镍网纱突破“卡脖子”难题……这些由人才领衔创办的科技型企业,在桐乡开发区这片沃土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国内首条”“行业领先”“创纪录”的佳绩,成功推动了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筑巢引凤,为加速高端要素、高端产业的引入,桐乡开发区提前布局,近年来先后建成科创中心、数创中心、视创中心、智创中心、医创中心,构建起“五创联动”的全新发展格局,为引育创新人才、集聚创新资源、激活创新动能打造了坚实平台。

 

 

重塑产业链 描绘“第二成长曲线”

 

外争资源,也要握指成拳,把握机遇,精准发力。

 

尚元智行是领先的智能滑板底盘及中低速无人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L4级无人驾驶里程超1000万公里,去年在普华资本的牵线下,公司牵手桐乡,短短几个月便销售了3000台无人物流车。

 

“最新研发制造的Z2无人物流车货物装载量可达450公斤,满电能行驶100公里,可满足快递配送、物流运输等场景,颇受市场的青睐。我们还有多款新产品处于研发阶段,预计今年产量将突破1万台大关。”公司负责人说,尚元智行看准桐乡入选全国首批“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的重大机遇,快速达成了合作。而桐乡开发区也很给力,为公司提供了厂房以及高标准的测试场,这让他们可以专心搞生产,今年以来订单量增长了20%。

如果说外争资源是为了开拓新的产业赛道,那么内增活力就是为了激发传统产业的新动能。

 

一根玻纤丝,“链”起百亿产业链。走进总投资超百亿元的振石股份新材料产业园,只见偌大的编织车间内一排排经编机一字排开,伴随着产线的运转,直径只有几微米的玻璃纤维经过飞纱走线,变成了一卷卷雪白的玻纤织物。产品下线后,紧接着入库、装车、出运,不久之后将出现在“全球之最”风电叶片上。

振石是桐乡玻纤行业的“资深企业”,不仅跨越山海、走向世界,更是在产业链上部署创新链,在风、光、电等领域开疆拓土:全球每3支风电叶片就有1支叶片材料源自振石;其光伏复材边框集“全球首家、首创、首供、首发”光环于一身;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电池盒盖、底护板、侧护板等供应近百万辆新能源汽车……振石以向“新”向“绿”而行的理念,助推了桐乡新材料产业集中化、规模化、效益化和绿色化发展,也彰显了中国500强企业的硬核实力。 

 

传统产业焕新,不仅依赖于像振石、巨石、顺木等企业智能工厂的拔地而起,“零土地”技术改造亦是顺势而为。对现有土地的“精耕细作”,企业生产效率和亩均产出率得到了大幅提升,这对于土地等要素资源日益紧张的桐乡开发区而言,无疑是一剂推动产业升级的良方。

兴隆翠作为新吉奥集团旗下核心房车制造企业,正式启动产能升级战略——全面淘汰现有生产设备及4000辆旅居车产能体系,斥资引进国际先进智能化生产线。项目建成后,将实现年产万辆的高端旅居车车身的规模化生产能力,预计年产值突破12亿元。此次产能升级也是新吉奥房车继成功上市后的又一重大战略布局,新产线将集成物联网、自动化焊接等尖端技术,标志着中国房车行业领军企业正向智能化、规模化生产迈进。

 

向“土地存量”要“发展增量”,向“优化配置”要“发展质量”。桐乡开发区坚持把破解土地资源和产业空间瓶颈制约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去年以来已实施和计划实施“零土地”技术改造项目151个,总投资达9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超82亿元,为拓展企业生产空间、提高土地配置效率和产出效率提供源源不断的助力。

 

狠抓双招双引头等大事、大抓产业集群关键要事、抢抓空间拓展长远难事,桐乡开发区正专注于攻克“难而正确的事”,通过外争资源、内增活力,在桐乡高质量发展大局中挑大梁、打头阵,以新质生产力奋力描绘“第二成长曲线”,致力于建设先进智造集聚区、创新驱动示范区、产城融合新城区。

 

 
 
 
 

✎来源 | 潮新闻客户端 桐乡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编辑 | 詹志平

✎审核 | 韩婕

 

 

 

首页    最新动态    新闻资讯    桐乡开发区:“垂直空间”育出工业“高产田”
2025-05-07 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