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南开发区:打好“三张牌” ,加快工业经济新旧动能转换

 

一把手说

 

浙江苍南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主任  陈松

内挖潜能 外强招引

以“工改”为高质量发展蓄能增势

奋楫杨帆图远志,勇立潮头谱新篇。

 

浙江苍南经济开发区于2022年正式挂牌,以原苍南县工业园区为核心,形成“一区三园”的空间发展格局,规划面积14.81平方公里。

 

作为苍南工业发展主阵地、经济建设主战场,过去的一年,苍南开发区以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使命,深入贯彻落实全省新一轮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大会精神,以及苍南市老旧工业区改造提升行动部署,内部深挖潜能,外部招大引强,取得了一个个新突破。

 

锚定挖潜增效,苍南开发区工业区改造成效初步凸显。2022年苍南开发区核心区共谋划实施自主改造增容提效、政企联合统招统租、政府征收挂账收储、产权转移腾笼换鸟等4种“工改”模式,指导企业改造16宗,开竣工12宗,共涉及土地面积697亩。改造后建筑面积达 约108.83万平方米,比原面积新增约84.72万平方米,亩均税收为25万元至50万元。这批项目改造后,苍南开发区核心区规上制造业税收,将在2021年度2.1亿元的基础上实现翻番。

 

聚力招大引强,苍南开发区全力破解资源要素制约,为项目落地高峰夯实基础。苍南开发区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在全县七大外派驻 点招商团队的给力支持下,紧密开展招引项目洽谈承接。2022年洽谈企业40余家,对接意向企业29家,签约项目22个,其中,对接或签约的亿元以上制造业1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12个。保障项目落地是关键,为此,在属地乡镇的攻坚支持下,苍南开发区攻坚破解征地难题,2022年获批工业用地农转指标262.05亩,正在征地组件186.24亩,共计448.29亩,匹配已签约的11家企业入驻苍南,为迎接2023年项目落地高峰夯实基础。这些项目基本上为高新、战兴产业,将有效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税收再倍增,待全部投产后,亩均税收达50万元以上。

 

踔厉奋发,赓续前行。2023年,苍南开发区将深入实施工业区改造“135”计划,在推进2022年度16宗续建的基础上,再启动10宗422亩的改造项目,掀起苍南开发区核心区工业区改造高潮。计划到2024年,苍南开发区将通过3年时间总共启动37宗、1412亩工业区改造目标,待全面完成后,可实现核心区工业税收增长三倍。同时,苍南开发区以工业区改造为契机,统一融资解决资金要素制约,以金乡第三工业区开发建设为起点,大力推动苍南金(乡)钱(库)宜(山)望(里)片区产业园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苍南开发区“一区三园”的整体能级。

 

 

 

 

新春伊始,苍南县举行重大产业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一举签下19个“大好高”项目,总投资达302亿元。这19个项目中,12个落地在浙江苍南经济开发区,占63%以上。

 

苍南开发区是苍南产业经济的主阵地。自从挂牌运营一年多时间以来,苍南开发区围绕能级提升、产业提质,打好营商环境、数字经济、地瓜经济等“三张牌”,奋力加快工业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夯实共同富裕的“硬核”家底。

 
 

 

 

 

 

软硬兼施打造营商环境

 

苍南开发区核心区工业园一角

总投资约20亿元的汉禾硬碳负极材料生产基地及相关产业园项目,是新春伊始集中签约的项目之一。投资方为上海汉禾生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有关投资者。这也是他们落地苍南开发区投资的第二个重大项目。

 

这拨投资商为何对苍南情有独钟?营商环境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原来,2022年,在他们与苍南接洽第一个项目,即年产6000万生物基碳纤维预浸料项目时,苍南给出了满满的诚意:专班推进、全程代办、厂房免租等,力邀该项目落地。浙江苍南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主任陈松介绍,得知这个项目的消息后,开发区立即成立由“一把手”担任组长的工作专班,定期研判项目落地诉求,全程代办企业入驻手续,并在3年内免费提供2500平方米厂房,为企业节省投入成本超200万元。有了第一个项目的良好服务,便有了第二个项目的接踵而至。

 

2020年苍南以第45名上榜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县。“近年来我们软硬兼施,厚植市场主体发展的优质‘土壤’,让企业乐意投资、方便落地、安心生产。”陈松介绍,在软环境方面,苍南开发区专门成立企业服务中心,全方位为企服务、助企纾困、代办投资项目审批流程,着重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压减涉企审批手续和办理时限。

 

再看硬件建设,从2020年开始,苍南开发区核心区计划通过4年时间投资近20亿元,实施工业园区基础设施提升工程,涉及公共服务 工程、市政道路工程、环境整治工程以及智慧化改造工程四大类项目,共27个子项目,实现园区面貌焕然一新。顺应创新发展的需求,苍南开发区在原有苍南县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基础上,当前还正在全力打造台商小镇水岸风情街区数字经济孵化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园(科典实业)、科技人才大厦等重点项目,构建大孵化器集群,提升平台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

 

 

 

 

内育外引发展数字经济

 

苍南开发区核心区内的苍南书城

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深度融合发展,是苍南开发区工业提质增效、转型蝶变的发展理念和主攻方向。苍南开发区通过内部存量培育、外部增量招引双管齐下,逐浪数字经济蓝海。

 

浙江坤达包装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是产业数字化的一个缩影。该公司是苍南开发区传统支柱产业——塑编的存量龙头企业之一,主要生产塑料包装产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引导培育和企业自身的不断努力发展下,今年该企业迈出了增资扩产的步伐。1月29日,该公司与苍南县政府签订了“未来智能工厂项目”,计划投资3亿元,建设占地50亩的数字化工厂,力求实现生产数据化、车间智能化、产品标准化,年产值达10亿元。

 

天辰测控计量仪表制造项目是苍南开发区新招引的数字产业化项目。该项目由两家高新技术企业——浙江天辰测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极达测控设备技术有限公司合作投资,建设“年产50套高低压流量计量检测设备及10000套可燃气体报警设备建设项目”,把研发的数字化核心技术运用于流量计量产品,并在苍南实现产业化。

 

近年来,苍南开发区数字经济不断壮大,拥有天信仪表、苍南仪表、维融电子等3家市级数字经济领军型企业;累计上云企业200家,市级上云标杆企业2家,拥有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3家,省级大数据企业1家。目前他们正在谋划建设全球二维码迁移计划云码科创园、启迪数字经济产业园等,推动数字经济发挥产业集聚扩散效。

 

 

 

 

强根壮藤做大地瓜经济

 

地瓜的藤蔓伸向四面八方,从外部汲取丰富养分,滋养了块根的生长壮大。地瓜经济就是坚持高水平“走出去”闯天下与高质量“引进来”相结合发展自己。坚持开放发展的苍南,赋予了苍南开发区耕耘地瓜经济的基因。苍南开发区充分发挥浙闽省际区位优势,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闽浙沿海城市群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在提升对内对外开放中延链补链强链,做大共富“蛋 糕”。 

 

央地合作让苍南开发区积累平台厚度。马站片区是苍南开发区“一区三片”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马站片区依托总投资约1200亿元三澳核电项目,规划建设占地6.58平方公里的苍南绿能小镇,作为清洁能源产业集群发展的主阵地;同时,探索实践央地融合发展理念,借助央企的资源优势,引入发展清洁能源关联产业链。总投资50亿元、预计年产值可超100亿元的远景苍南零碳产业基地,已经落户绿能小镇;苍南县、温州医科大学与中广核苍南核电有限公司,三方共建并投用的浙南放射医学与核技术应用研究院也落户在马站片区。

 

驻点招商、以商引商让苍南开发区广泛汲取内外市场养分。为数众多的在外苍南商人,是苍南地瓜经济的藤蔓。为此,苍南开发区贯彻县委县政府招大引强工作精神,联动外派驻点招商团队、在外苍南乡贤,大力引入“大好高”项目,激活 产业“一池春水”。去年以来,苍南招商工作签约投资项目45个,落地亿元以上产业项目23个,总投资153.5亿元,一批高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的项目被成功引入,其中大部分落地苍南开发区发展。日前,在外苍商等10名企业家受聘成为苍南第二批招商大使,帮助苍南以商招商;51名苍南招商专员受命出征,将继续发挥驻点招商分中心 主力军作用,瞄准行业百强、头部企业、专精特新等开展精准招商。

位于苍南开发区的台商小镇

 

【END】

 

 
 

来源 | 苍南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编辑 | 沈含

✎一审 | 楼昕

✎二审 | 王琬鹃

✎三审 | 郑宁海

 

首页    专题栏目    山区海岛县平台快讯    苍南开发区:打好“三张牌” ,加快工业经济新旧动能转换
2023-02-15 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