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义:“小金属”锻就“大产业”
金属制品行业是武义的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民生产业。自2018年武义县成功入选金属制品行业改造提升省级试点以来,武义县一直以此为契机,扎实推进“数字化转型”“品质化转型”“集群化创新”“资本化转型”“绿色化转型”五大工程,稳步加快“企业上云”“电商换市”“管理提效”“企业创强”“腾换并举”五大行动,并通过重点下好“引、建、育”三手棋等,不断做强产业链、夯实创新链、提升价值链,推动实现“补链成群”“强链聚群”,全面推进“一县一业”高质量发展。

从经济开发区出发,沿着武义江一路向东,途径泉溪、桐琴,这里便是武义县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缩影;而五金产业,则是武义县工业区的主打产业之一。与永康携手山海协作走过的17年里,武义县以高位统筹强布局,精准分析县域区位优势、产业优势,牢牢把握发展方向,充分利用永武地理优势,承接永康五金产业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并通过切实发挥开发区、山海协作、特色生态产业等平台优势,持续深入实施永武产业带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内培外引打造高质量五金产业链条,逐渐将“单向帮扶”转变为“互动合作”。
同时,为稳步走出一条区域互动、合作共赢的跨越式发展道路,借助于双方建立的高层互访、产业合作机制,武义县积极组织企业前往永康学习先进做法和经验,并由县领导带队前往永康等地进行招商和产业对接。通过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全力在一体化发展、同城化发展上再深化、再优化,以取长补短、携手共进的方式,力求在新发展阶段取得更多新成果。
此外,除了“问海借力”,武义县还积极与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合作,率先在全省建设了“共享制造”工业互联网平台,形成了服务平台共建、创新成果共享、智造体系共用、市场信息共通的良好局面,为县域金属制品行业的转型发展赋能添彩。

“得益于县里便利快捷的审批流程以及全链条的贴心服务,我们公司的1#厂房建设项目在今年10月份就通过竣工了。厂房项目的早落地、早建设,不仅有利于厂房的早投入、早使用,也为@我们公司生产效率和生产经营增添强劲动能。”武义鑫鹏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为切实保障产业项目高效落实,武义县以创新项目服务机制、搭建“6库1表”推进机制、推行“一个签约项目+一名专职代办代跑服务员”捆绑机制等三大促进项目发展模式,着力营造“审批少、流程优、机制活、效率高、服务好、治理强”的一流营商环境,为打造都市范山水韵现代化活力新武义提供积极助力。
据了解,项目服务机制是通过健全完善协调商办、联系会办、难题亲办机制,实现党政领导靠前指挥、亲自参与、直接督办解决项目难题。“6库1表”推进机制则是通过土地谋划库、项目盯引库、项目签约库、项目落地库、驻点项目信息库、客商资源库和需协调解决问题表等7张清单,对库内项目实行“一对一”专班化推进。而武义县捆绑机制还能为企业提供全程代办、极简审批、极速验收等服务,精准解决项目进展中的“堵点、难点、痛点”,攻坚克难加快项目落地投产,实现“拿地即开工”。
通过利用企业高质量评价办法和企业数智管理服务系统,武义县大力开展低效用地整治,以“腾笼换鸟”,为产业发展腾出发展空间。今年1-10月,全县完成低效企业整治672家,盘活低效用地6641亩,完成工业用地出让约850亩,保障落地亿元以上重点项目15个。此外,武义县数管应用还获评省数字经济系统最佳应用,“地企对应”创新机制已在全省推广。
从金属制品产业项目“引得进”到“留得住”再到“能成长”,武义县坚持对标一流、实干争先,推动金属制品产业链智能化。通过“企业110”服务热线、“政企面对面恳谈交流制度”和“一企一策、一事一议”协调会等特色举措,武义县24小时受理企业各方面的咨询、诉求和意见建议,实现政策精准推送。
同时,武义县积极推进企业“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育龙头”,大力支持企业“走出去”,鼓励企业改造提升,打好企业培育组合拳,实现企业梯度发展。截至目前,武义县金属制品行业规上企业从2018年的164家跃然升至278家;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235.48亿元,相较2018年增长86%;规上工业利润总额达到10.49亿元,相较2018年增长600%。今年1-10月,全县764家规上企业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586.13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103亿元,保持山区26县第二。
目前武义县已培育出上市公司4家、年产值10亿元以上企业4家、亿元以上企业152家,拥有纳税千万以上企业53家,数量居全市第三。永武缙五金产业集群已成为我省首批21个转型升级示范区中唯一的跨地区、跨行业的‘双跨型’产业集群。武义县整体金属制品产业规模实现了巨大的跨越,拉动全县规上工业经济稳步提升。

此外,针对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资金短缺、改造周期长、改造路径不清晰等问题,武义县以“小、快、轻、准”为原则,选取企业生产、管理、销售、仓储等关键环节,搭建“6+X”数字化改造场景库,根据企业自身需求自选个性化应用,进行轻量级数字化改造,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成本降至10万,改造周期缩短至3个月。